詩詞里的梅花
信息來源:清豐縣第一實驗小學 ‖ 發(fā)稿作者:管理員
‖ 發(fā)布時間:2017年12月19日 ‖ 查看2232次
卜算子·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詞人筆下的梅花,首先是梅花本身,不畏嚴寒,開放在堅冰懸崖,同時又不拘于梅花本身,全詩以梅言志,表達了一個共產黨人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決心和信心。
卜算子·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此詞以梅花自況,詠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嘆人生的失意坎坷;贊梅的精神又表達了青春無悔的信念以及對自己愛國情操及高潔人格的自許。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那墻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為什么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 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墨梅 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流清氣滿乾坤。
詩人贊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tài)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雪梅·其一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此詩詩人借雪梅的爭春,告誡我們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是正理。
雜詩三首·其二 王維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個久在異鄉(xiāng)的人,忽然遇上來自故鄉(xiāng)的舊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強烈的鄉(xiāng)思,是急欲了解故鄉(xiāng)風物、人事的心情。
清平樂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 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這首詞處處跳動著詞人生活的脈搏。早年的歡樂,中年的幽怨,晚年的淪落,在詞中都約略可見。飽經滄桑之后,內心有許多難言之苦,通過抒寫賞梅的不同感受傾訴了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