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賈寶玉》 教師羅賀金
信息來源:清豐縣第一實驗小學(xué) ‖ 發(fā)稿作者:管理員
‖ 發(fā)布時間:2018年10月25日 ‖ 查看2294次
賈寶玉幼時是一個純情少年。他是在祖母庇護(hù)下,在賈政暴力式正統(tǒng)教育影響下,在家族的脂粉隊里成長起來的少年。這種特殊的成長環(huán)境造就了他特殊的性格。 他是封建禮教的叛逆者,與封建主流社會格格不入,罵那些讀經(jīng)書、參加科考的人是“國賊”“祿蠹”,恨死官迷,厭惡與官員來往,而喜與優(yōu)伶玩樂。曹雪芹的《西江月》充分地顯示出賈寶玉對封建禮教的叛逆:無故尋仇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nèi)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事務(wù),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哪管世人誹謗!富貴不知樂業(yè),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fù)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绔于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他在賈府既是寵兒,又是囚徒。因銜玉而生,神采飄逸,得賈母寵愛和庇護(hù),因此生活安貴尊榮,也使得他肆意在“內(nèi)幃廝混”,但同時賈政和王夫人對他寄予極大厚望,要他讀圣賢之書,走為官做宦之路,對他嚴(yán)加管教,甚至痛斥毒打。他沒有讀書、交游、幫助弱者的自由,更喪失了愛情的自由。 他主張男女平等,反對男尊女卑,對待丫環(huán)無貴賤之分。在日常生活中,他從不擺主子的架子,與丫環(huán)小廝“沒上沒下”,甚至甘心為丫環(huán)“充役”。很多丫環(huán)都想謀得怡紅院的差事。其原因之一就是這里有不講尊卑貴賤的主人——賈寶玉。在他眼中“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凡山川日月之精,只鐘于女兒,須眉男子不過是些滓渣濁沫而已”;這些話語雖有些矯枉過正,但卻充分顯示出他反對男尊女卑的徹底性。 他追求自由戀愛,反對門當(dāng)戶對的封建禮法。賈府的統(tǒng)治者,按封建禮教和家族利益的原則,為寶玉選擇的必然是薛寶釵,而且確認(rèn)這是“金玉良緣”,但賈寶玉心中只有林黛玉。他們從小生活在一起,他們之間的愛情,既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不是“門當(dāng)戶對”,但他們有共同的思想和情趣。第五回《終身誤》一詞可充分的表現(xiàn)出來: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殊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 他生活在安逸的環(huán)境,因此性格懦弱,行事軟弱。比如蔣玉菡事件,忠順王府的人一來問,賈寶玉嚇得直哭,再一追問,就把蔣的藏身之處說了。嚴(yán)格說來,這是在壓力之下出賣朋友。 他生活在富貴的榮國府,終究是富貴公子,所以他還有著紈绔子弟的任性。有一次下雨他淋了點雨,回去敲打怡紅院的門,開門晚了一點,他一腳踹過去,沒想到是襲人,襲人當(dāng)晚就吐血了。 賈寶玉是作者曹雪芹用大量筆墨描寫的重要人物,作者寫得栩栩如生,呈現(xiàn)給我們一個有真性情的富貴公子形象。以上就是我眼中的賈寶玉。
|